为了共同探讨蛋白质组以及翻译后修饰组学的最新进展,推动其在植物科学等领域的转化应用,2019年4月13日,“蛋白质组学及翻译后修饰--泰山论坛”在山东农业大学圆满落幕。作为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修饰组学领域的领军企业,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幸受邀与山东植物生理学会联合举办此次会议,并由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
![圆满落幕,景杰生物主办首届蛋白质组学及翻译后修饰--泰山论坛精彩回顾 圆满落幕,景杰生物主办首届蛋白质组学及翻译后修饰--泰山论坛精彩回顾]()
此次论坛大咖云集,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勇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孟庆伟教授、周紫章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程佑研究员,山农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史庆华教授,山东大学刘树伟教授,青岛农业大学梁文星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翟一凡副研究员等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带来精彩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并带来《植物PHB3调控侧根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精彩报告,与大家分享了该课题组最新研究结果,探讨了植物侧根发育的深层分子机制。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庆伟教授带来《低温胁迫下叶绿体和细胞核双定位蛋白WHY1维持光和机构的稳定》的开场报告。WHY1是植物特有的细胞核与叶绿体双定位的单链DNA结合蛋白。该研究发现,低温胁迫会诱导SlWHY1基因的表达,并通过维持 PSII 的功能和降解淀粉来增强番茄对低温胁迫的抵抗力。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程佑发研究员带来了《Modulation of auxin signalling and development by polyadenylation machinery》的报告,揭示mRNA多聚腺苷酸化在生长素和植物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山农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史庆华教授带来《基于蛋白质组和S-亚硝基化修饰解析RNS介导蔬菜生长发育及抗逆性调控的生理机制》的报告。蛋白质组和S-亚硝基化组分析表明,RNS调控的生理过程非常广泛,并且其作用的发挥与剂量关系密切。
山东大学刘树伟教授带来了《体细胞杂交渐渗导致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与小麦耐盐碱机制》的报告,探讨了通过体细胞杂交来创建外源遗传物质渐渗系的有效性以及它所引起的表观遗传变异等信息。
青岛农业大学梁文星教授带来《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灰霉菌致病的分子机制》的精彩报告。包括组蛋白以及非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是一种普遍存在、可逆而且高度调控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研究,梁文星教授团队很快发现,蛋白乙酰化修饰在病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山东农业大学周紫章教授带来《蛋白命运决定:泛素化与去泛素化》的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去泛素化酶Usp7通过去泛素化转录辅激活因子Yki稳定Yki蛋白,进而调控Hippo信号通路活性。证明了蛋白翻译后修饰对生命过程的重要性。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翟一凡副研究员带来《灰飞虱若虫滞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的报告。作者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联合分析,提出了不同光周期信号如何与激素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若虫滞育的可能机制,为重要农业害虫的若虫滞育的分子调节提供新的见解。
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江雅博士与李琳涵博士受邀参会发言,分别带来《宏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原理和运用》与《植物科学与蛋白质组学及修饰组学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从科学角度系统的阐述了植物科学研究中,宏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关键作用,并援引相关案例说明在相关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
▲ 会议后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论坛进一步为行业内的同仁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力的推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和思路。